龍南市2023年政務公開工作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贛州市關于政務公開工作有關要求,進一步提高我市政務公開法治化、標準化、規范化水平,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圍繞助力經濟平穩運行和社會和諧穩定,合理劃定信息公開范圍,全面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公開,加強政策解讀,擴大公眾參與,創新方式方法,進一步強化權力運行全流程、政務服務全過程公開的力度,充分發揮政務公開促落實、促服務、促發展的作用,為龍南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重點任務
(一)強化平臺建設管理
1.優化政府網站建設。充分發揮政府網站公開平臺“主陣地”作用,優化政務公開模塊,規范設置政府信息公開專欄和法定公開欄目,不斷優化、細化各重點領域欄目。注重信息發布質量,加強監測維護,抓好政府網站安全防護體系建設,定期開展安全檢查,打造權威規范的政府信息公開平臺。
2.扎實做好政務新媒體管理。按照主管主辦和屬地管理原則,壓實政務新媒體主管部門責任,加強日常管理,著力提升整體運營質量。開展政務新媒體巡查整治,嚴格執行審批備案制度,在開設、變更、注銷政務新媒體時,應在5個工作日內提交《政務新媒體信息登記表》至市政府辦審核。按照上級要求,整合規范受眾面小、運營效果弱的賬號,淘汰更新頻率低、定位不清晰的問題賬號,在提高發布質量和傳播力上見實效。
3.完善本級政務服務網內容。在政務服務網集中分類展示辦事服務事項,逐月公開辦事統計數據,做好整體辦事統計數據匯總,不斷提高網站辦事指南信息完備度、規范度和準確度。
(二)強化信息內容保障
4.完善信息發布工作機制。按照“先確定公開屬性、再運轉呈簽”的辦文程序,在文件送簽時要確定其公開屬性(共3種,分別是主動公開、不予公開、依申請公開),主動公開文件需在印發之日起3日內上網公開。信息發布嚴格實行“三審三?!敝贫?,明確專人負責政府網站欄目及政務新媒體內容保障工作,政府網站動態、要聞類欄目至少2周更新1次,通知公告、政策文件類欄目至少6個月更新1次。政務新媒體每個工作日更新,并提供有效互動功能。
5.完善信息監測檢查機制。嚴格落實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依托“數智安全平臺”監測功能,對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實施動態監測,杜絕更新不及時、錯敏內容、鏈接不可用以及反動、暴力、色情等問題。健全保密審查制度,提高保密審查標準,防止國家秘密、工作秘密和敏感信息泄露。
(三)夯實基礎信息公開
6.規范機構職能目錄。在政府網站公開單位信息,包含機構設置、單位職能、辦公地址、辦公時間、聯系方式、負責人姓名等信息。
7.推進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健全完善政府規章動態更新工作機制,將現行有效行政規范性文件在政府網站對應專欄集中公開并動態更新,建立統一的現行有效行政規范性文件庫,做到底數清晰、內容全面、便于獲取。
8.推進行政類信息公開。在政府網站及時、規范、集中公開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規劃信息、財政預決算,以及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辦理等情況。
(四)推進重點領域信息公開
9.強化數字經濟發展信息公開。圍繞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深入解讀數字政府建設的各項政策措施;權威發布有關數字經濟特色優勢和未來產業指導目錄;集中公開數字經濟相關政策舉措、工作進展、項目落地等信息,推動數字經濟政策更好地落地見效。
10.強化優化營商環境信息公開。圍繞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一號改革工程”,探索建立政企互動機制,集中公開優化營商環境政策舉措、工作進展、項目落地等信息,優化審批流程,引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營商環境優化升級。積極向市場主體全面公開市場監管規則和標準,持續推進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信息公開工作,營造誠信守法、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11.深化重點民生領域信息公開。從辦好民生實事的各環節出發,細化重點民生領域信息公開,在政府網站及時、規范、集中公開就業、市場監管、教育、公共文化、醫療健康、社會保障、涉農等領域信息,加大政策解讀和政策宣講推送力度,提高群眾知曉度和參與度。
(五)提升解讀回應水平
12.提高政策解讀實效。按照“誰起草、誰解讀;應解讀、盡解讀”的原則,嚴格落實政策文件與解讀方案、解讀材料同步組織、同步審簽、同步部署“三同步”要求。政策解讀范圍包括規章、規劃、行政規范性文件以及其他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切身利益、需社會廣泛知曉的政策性文件。要從政策出臺目的、主要內容、適用范圍、辦理流程、新舊政策差異等實質性內容開展深入淺出的解讀,準確傳遞政策意圖,做到文件印發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公開解讀材料,并與政策文件一一關聯。行政規范性文件以及對群眾和企業權益產生影響的政策文件解讀率需達到90%以上。
13.創新政策解讀方式。對涉及面廣、社會關注度高的法規政策和重大措施,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應通過參加新聞發布會、接受訪談、發表文章等方式帶頭宣講政策,傳遞權威信息,增進社會認同。要綜合采用文字解讀、圖表圖解、視頻動漫、新聞發布會、政策吹風會、專家訪談等多種形式開展解讀,其中圖表圖解、視頻動漫、專家訪談等解讀形式占比率需達25%以上。針對社會公眾咨詢關注的熱點、疑點和在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開展持續跟蹤解讀、主動答疑解惑。
14.依法穩妥做好依申請公開。完善依申請公開渠道,優化辦理流程,提高答復質量。注重與申請人溝通交流,全面準確了解信息需求,強化咨詢引導服務,在本單位職責范圍內幫助解決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背后可能存在的現實問題。充分發揮政府法律顧問、公職律師作用,加強依申請公開答復的合法性審查,降低爭議發生率、被糾錯敗訴率。暢通政府信息公開聯系電話,加強對政策咨詢的來電回復。做到能夠當場答復的立即予以答復,不能當場答復的自收到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一般情況下不超過14個工作日),需要延長答復期限的應當經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負責人同意并告知申請人,延長期限不得超過20個工作日(一般情況下不超過14個工作日)。
15.做好政務輿情回應。加強涉及本地政務輿情監測、風險研判和處置,建立回應關切工作機制,加強政務輿情回應臺賬管理,確保政務輿情熱點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交辦、第一時間回應。對于涉及特別重大、重大突發事件的政務輿情,在5小時內發布權威信息,在24小時內舉行新聞發布會,其他輿情在48小時內予以回應。
(六)持續深化政民互動
16.暢通政民線上互動渠道。持續優化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服務能力,做好問政江西、省長建言、問政贛州回復,統籌熱線電話、市長信箱、網上咨詢等政民互動渠道維護工作,整合回應資源,優化辦理流程,廣泛收集社會公眾相關意見建議并及時有效答復,答復期限不超過5個工作日,簡單問題在3個工作日內完成答復。認真核查已作出的承諾落實及公開情況,切實維護政府公信力。
17.推進政務開放參與。要積極探索有特色的政務公開活動,持續做好“政府開放日”等系列活動,圍繞優化營商環境、法治政府建設、民生關注熱點等方面,通過座談交流、實地參觀等多種形式,邀請企業、群眾走進政府機構、體驗政府工作,各部門各單位全年至少開展1次“政府開放日”活動,并通過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展示活動成效。繼續推進邀請社會公眾代表列席政府會議工作。
18.持續優化線下專區建設。在龍南數智城市中心、各鄉鎮綜合便民服務中心建設政務公開專區,龍南數智城市中心政務公開專區要完善信息查閱、政府信息申請、政務自助辦理、互動展示功能,增加重要政策現場解讀、綜合政策輔導、辦事流程演示等服務,提高實體服務大廳政務服務水平,推動政務大廳數字化、智能化建設,不斷完善網上服務、自助服務;依托政務公開專區,開展“政務公開講”活動,定期組織相關政府部門宣講解讀政策,現場解答企業和群眾關心的問題;設立政策咨詢窗口,優化政策咨詢服務,更好解答有關上學、就業、創業、醫療、養老、生育等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問題。鄉鎮政務公開專區要做到環境舒適、標識協調、功能集約、信息全面,為群眾提供政府信息查詢、信息公開申請、辦事咨詢答復等一站式優質服務。
19.推進政務公開向農村和社區延伸。2023年9月前,各鄉鎮至少要打造1個村級政務公開延伸示范點,充分利用村(居)委會政務公開專區,將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宗室祠堂、戶主會等與政務公開相結合,重點公開惠農政策、鄉村振興、村級財務等涉及基層群眾利益方面的內容,確保政務公開與村(居)務公開有效銜接、相同事項的公開內容對應一致。及時公開涉農補貼申報信息,同時匯總面向農村的各類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實際發放結果,年底前將發放結果以村為單位通過村務公開欄公開,公開期滿相關材料留存村委會供村民查詢。